约附近学生50一次-100快餐2小时微信,51品茶免费茶楼,300元四小时服务人到付款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信息快递   >> 详细页
两会“她声音” ②
【信息来源:云南发布、云南网】   【发布时间:2025-1-20 15:07:09】   【点 击 量:1520】

云南两会召开期间

来自全省各条战线、

各个领域的女代表、女委员

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

为新时代云南高质量发展传递女性心声

展现巾帼风采,贡献巾帼力量

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

来聆听两会“她”声音吧


 沙敏代表:我为“一封信”代言



“人变老,就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地放弃。”一位老年患者信中的一句话,让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沙敏深有感触。她说:“人人都有老的一天,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关爱老年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span>

沙敏是首届“白州名医”,除了在医院看诊、带学生,还要定期到社区义诊,平日里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老年人。

她是一位非常温柔的医生,但说起话来却是个大嗓门。“大多数老年人听力不好,有时和他们说话得靠喊?!彼担夏耆寺」膊《?,医疗服务需求也多,照顾老年病患更需要多一些耐心。

当选省人大代表后,沙敏能为老年群体、医生群体做的事情更多了?!耙郧爸皇侵尾【热?,解决他们的健康问题,现在可以通过走访调研提出代表建议,推动解决社会上存在的共性问题?!鄙趁舫瞬渭哟淼餮小⑹硬?、学习培训等活动外,还将医学专业与代表履职结合起来,定期进站联系群众、为社区群众提供医疗健康服务。

三和社区是大理市较大的社区,老年居民较多,就诊需求很大。因此,卫生健康专业代表工作站应运而生。除了定期到工作站开展诊疗活动,沙敏还与其他10余名医疗行业的进站代表轮班接待选民,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诉求。履职两年来,沙敏通过深入走访调研,提出了《关于推广三级医院“医院+社区”服务模式助力提高社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建议》《关于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一般诊疗费”的建议》等,获得相关部门分别办理并答复,部分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

“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全科医生的缺口还很大?!鄙趁艚樯埽壳?,大理州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比例已接近20%,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10万人左右。全科医生的主战场就在社区,要让群众“老有所养有所医”,壮大全科医生的队伍很有必要。她建议实行全科领航计划,增加全科医生数量,提升全科医生素质,让全科医生真正当好“健康守门人”。


徐杉代表:我为“一池碧水”代言



在云南,从神秘深邃的高原湖泊到汹涌奔腾的峡谷江河,水滋养着丰富的动植物群落,也成就了这片土地“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美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云南的水环境保护佳绩频传,重点高原湖泊和六大水系的水质稳中向好。即便如此,在省人大代表、昆明学院昆明滇池(湖泊)污染防治合作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徐杉看来,高原河湖保护仍有短板。

作为昆明市河湖生态健康评估与修复院士工作站理科团队负责人,徐杉一直致力于云南高原河湖的生态?;すぷ?。她坦言:“根据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工作将在2025年正式展开,滇池是此次考核试点之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span>

“加快补齐水生态监测评价短板,是推进美丽云南建设、实现高水平?;さ闹匾俅??!毙焐既衔?,以往云南水质监测更多关注理化指标,对水生态系统状态和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研究相对薄弱。对此,她带来了3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水生态监测及数据应用的重视程度;二是要构建完善的水生态监测网络,将环境DNA监测纳入日常监测方法;三是持续开展水生态完整性评价工作。

“环境DNA的监测说起来高大上,其实简单地讲就是‘取一瓶水知一池鱼’?!毙焐冀樯?,从湖中采集一瓶水样,便可以分析整个湖泊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而绘制出湖泊的生态图谱?;肪矰NA技术不仅能直观展现湖泊的生态现状,还能为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估和科学修复提供可靠依据?!叭嬲莆账低承畔?,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开展科学精准的生态修复工作,以高水平?;の咧柿糠⒄固峁┲С??!毙焐妓怠?/span>


潘珉委员:我为“一朵海菜花”代言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滇池生态治理事关昆明城的未来发展。省政协委员、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长潘珉一直致力于滇池水质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工作。

潘珉介绍,湖泊蓝藻水华治理一度是滇池治理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组织实施了大泊口水域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开展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修复,使污染负荷得到基本控制,并通过提高水体透明度、调控水位等措施促进沉水植被恢复。经过多年治理,滇池水质明显改善。

随着滇池?;ぶ卫砩钊?,滇池水质总体不断向好,被称为水质“试金石”的海菜花现身滇池宝丰湿地、大泊口等水域,骨顶鸡、白眉鸭、灰雁、紫水鸡、彩鹮等消失多年的珍稀鸟类回到了滇池畔,环滇池周边58块湿地串珠成链,生态红利惠及周边渔村。

“我们现在每年开展滇池蓝藻水华预测预警工作,合力推进滇池生态修复,完善滇池生态功能?!迸绥氡硎?,让滇池的生态功能更完善并更好地发挥作用是她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我希望通过一系列观测和研究,深入了解水体状况、大型水生植物、浮游动植物群落以及鱼类鸟类的动态变化,逐步推动高原湖泊建立具有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完备的技术支撑?!迸绥胨?。

今年,潘珉带来了关于云南高原湖泊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提案。她建议,推动土著鱼产业培育发展,为湖泊和天然水体的增殖放流提供更丰富的鱼种,为周边村民社区提供经济收入,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编辑/李怡瑶

 

主办单位: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C) 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滇ICP备10201700号-1 云南公安ICP备案号:530100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