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附近学生50一次-100快餐2小时微信,51品茶免费茶楼,300元四小时服务人到付款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回顾 >>   云南省妇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   五年回顾   >> 详细页
普洱市妇联:“亲”情打造搬出来的幸福
【信息来源:普洱市妇联】   【发布时间:2022-7-14 15:09:59】   【点 击 量:8650】

  自普洱全市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以来,普洱市妇联按照全国妇联“巾帼脱贫行动”助推精准脱贫的工作要求,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助发展,在全市38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部建立了妇联组织,在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上持续发力,坚持扶志扶智、输血造血并重,让越来越多的妇女和家庭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中彰显了“她力量”。

 
在“稳得住”上下功夫
  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从“好媳妇”变为“好大姐”,从“助脱贫”走向“建新功”……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上允镇勐允社区,通过党建带妇建,健全妇联组织,社区内外的“她力量”得到充分调动,一段段精彩的巾帼故事接续上演。
  勐允社区只是妇联深度参与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
  普洱市是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强度较大、搬迁人数较多的市之一,至今共完成搬迁任务10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搬迁者8万余人现已迁出“穷窝窝”,走进新生活。
  走出家乡,搬进新环境,面对新生活,如何让搬迁群众适应当地生活,让生活和内心都稳定下来?这是个大挑战。为此,普洱市妇联瞄准群众“搬迁痛点”,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切实帮助搬迁妇女融入生活。
  普洱市妇联制定下发《关于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成立妇女组织的通知》,采取“1+1+N”模式,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妇联组织建设,确保妇女群众搬迁到哪里,妇联组织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让搬迁妇女能随时随地找得到自己的“娘家”。
 
在“快融入”上出实招
  有困难,找妇联。为了让易地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当地生活,普洱市妇联发挥‘联’字优势,做好“融”字文章,将“思想引领+活动+亮牌行动”三者结合,充分发挥凝聚、教育、服务妇女群众的功能,让各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均有“娘家人”的身影,着力为易地搬迁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以提升农村妇女综合能力为切入点,在全市农村妇女,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妇女、移民搬迁妇女中广泛开办“美丽乡村  女子学堂”,帮助提升“持家”能力,改善家庭居住环境;帮助提升“发展”能力,带领家庭增收致富;帮助提升“家教”能力,助力共建和谐家庭。截至目前,已集中培训基层干部2万余名,集中培训农村妇女18万余人?!懊览鱿绱?女子学堂”的广泛开办,帮助易地搬迁妇女实现尽快转变新身份、适应新环境、开启新生活、得到新发展。
  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点江城县宝藏镇板河红星小组,“巾帼志愿队”“巾帼卫生队”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居室布置、杂物摆放、庭院清扫,公益劳动等,让红星小组逐步变得美丽、文明、和谐、上档次。
  在思茅区倚象镇大寨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威望高的热心女性担任了妇女小组长,从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到提高妇女群众素质,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到了解反映妇女的意愿诉求,从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到培树先进典型……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在“能致富”上见成效
  如何让妇女在家就能就业实现增收?如何让妇女家庭、经济两头兼顾?在思茅区倚象镇大寨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普洱市妇联联合发改、人社、扶贫等部门,举办易地搬迁户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参会企业16家,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同时,建立“易地搬迁就业帮扶”微信群,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协调由挂包单位责任人与搬迁户“一对一”精准服务。
  在景谷县永平镇永兴村属糯扎渡水电站库区移民村,村妇联紧盯市场,哪些农产品价格高、发展前景好,就引导群众试种。同时成立了妇女脱贫攻坚委员会,妇联主席带着委员会成员走家串户一边宣讲脱贫政策、宣传就业信息,一边教农户如何打理家务、整理衣物、栽花种树……
 
  “搬出来”需要用力,“稳得住”需要用心,“留得下”需要用情。如今,在普洱市各安置点,“妇女之家”已小有名气,有声有色的活动已深入人心,各地妇联组织在安置点开展的“亮牌服务”,在政治引领、权益保障、带动发展、培树新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妇联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日益增强。

主办单位: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C) 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滇ICP备10201700号-1 云南公安ICP备案号:530100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