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昆明市西山区创新建立“法律生日”制度,通过“四个融合”实现“四个聚焦”,夯实家庭、学校、社会责任,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全面筑牢未成年人权益?;で健?/p>
融合“家校社共育之力”,聚焦 “全面防护之效”
西山区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举行宣誓仪式、颁发“法律生日”纪念证书、赠送法律书籍、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五个一”活动,引导家长积极参与法治教育,全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防护网。多渠道、多形式普及未成年人权益?;ぶ?,通过微信公众号、家校群、班级群等平台广泛传播,并将“法治生日”融入学校、辖区街道、社区活动中,让孩子们多方位了解“法律生日”相关权利和责任,树立法律意识。目前,该活动已在5家试点街道和学???,参与学生超过1.25万名。
融合 “网络媒体传播之势”,聚焦 “广泛普法之能”
西山区制作《妇联+检察携手共护祖国未来》法律生日VCR视频,详细阐释8、12、14、16、18周岁这五个年龄段的法律责任和权利。利用“昆明女声”“昆明西山发布”“西山女性”等新媒体矩阵,进一步扩大“法律生日”宣传覆盖面与群众知晓度。截至目前,视频点击量约5000人次,相关报道达36篇,中国网、中国妇女报、法制日报等媒体均有报道。通过“模拟法庭”、以案说法、“互动式”和“相谈式”等形式,将法治教育融入学生课业之中。依托“检?!惫步ㄉ缁岱裰С痔逑?,在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基础上编撰历年网络上未成年人受侵害的案例读本,发放给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作为“法律生日”案例教材。以“2+1+N”检察工作模式,在辖区2个街道办事处试点建设“检?!惫步ㄉ缁崾导窕睾?个人大联络室,聚焦重点学生、学校和家庭,做实综合履职和分级干预,发放未成年人?;ぁ斗缦仗崾竞返忍崾镜ィ嗤揪兑嘉闯赡耆俗晕冶;?,增强教育效果和警示作用。
融合 “部门协同联动之能”,聚焦 “长效?;ぶ稹?/strong>
四部门联合建立“法律生日”机制,发挥各自工作职能,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妇联组织聚焦家庭教育,政法部门强化普法执法,宣传部门扩大影响力,街道社区落实服务,持续提升未成年权益保障力度。区妇联与区检察院、区教体局等部门深入合作,持续拍摄普法教育系列视频,共同保障未成年人成长。
探索实施“1241”工作模式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一升级”:锻造“法律生日2.0智慧护盾”。将未成年人“法律生日”升级至2.0版,构建“法律生日”与社区网格、课程革新、家庭教育、心理赋能等方面共同融合发力的创新机制?!岸罨保荷罨?。以西山区文旅资源为基,在研学基地、景区、社会组织设点,联合新媒体与网络达人,探索打造景区宣传阵地和普法文创作品。深化教育革新。结合未成年人特点与各类学校特点,探索开发学校推广指导手册和思政课教案?!八耐卣埂保合蛱厥馊禾逋卣?。为留守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建立帮扶、法治教育和关爱活动计划。向家庭教育拓展。利用家庭文化开展亲子等实践活动经验,探索编写家庭法治教育指南和家长培训课程。向专业队伍拓展。依托区级法律人才专家库,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开展宣传和服务。向心理赋能拓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探索开发法律生日+心理赋能课程。“一成果”:形成可持续、可复制、高效能的未成年人“法律生日”保障与发展机制,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
编辑/周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