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附近学生50一次-100快餐2小时微信,51品茶免费茶楼,300元四小时服务人到付款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回顾 >>   家教家风   >> 详细页
【最美家风故事】和凛毅家庭:唱响最美和声
【信息来源:省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2-3-24 10:50:13】   【点 击 量:10857】

2021年11月28日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
全国妇联召开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推进会
现场揭晓了
999户2021年全国“最美家庭”
其中
云南有33个家庭获此殊荣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
和凛毅家庭
 
唱响最美和声
 
  和凛毅出生在一个纳西族“白沙细乐”传承世家,父亲和茂根(1943-2006)是丽江50年代“白沙细乐”的唯一传谱者和锡典老先生的关门弟子。和凛毅在父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传承影响下,从小爱好音乐、天资禀异,12岁就记住了“白沙细乐”的旋律和曲目,并开始向父亲学习竖笛演奏,16岁就可以演奏部份曲目了。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丽江还是一个少有人知的滇西北茶马古道上的小镇,物质条件有限,特别在农村,生活更为艰辛,因此纳西族传统音乐“白沙细乐”的传承十分艰难。尽管如此,痴迷纳西族传统音乐的和锡典老先生,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利用空闲时间练习曲目,每天晚上,从他们家里传出的音乐声,总会在村里回响。1996年之后,丽江开始有了一些游客,偶尔也有一些外国人慕名到他家里来听“白沙细乐”演奏。和凛毅便同父亲商量组建一个家庭乐队,将“白沙细乐”通过家庭演奏的形式加以传承。于是在父亲的支持下,兄弟两人的妻子——在走进和家之前从没有接触过乐器,在公公及和凛毅的鼓励下拿起了琵琶和古筝,加上儿子和侄子两个5岁的孩子,一个家庭乐队便成立了。一家人每天在繁重的劳作之余,在父亲的带领下开始了“白沙细乐”的刻苦学习。虽然学习的过程很辛苦,但在学习和演奏中,他们家庭也从中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在弹奏“白沙细乐”中,音乐带给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和关爱,带来了家庭和睦。他们也通过演奏“白沙细乐”,向观众传递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家庭文化理念,这种正能量在无形地影响着无数个人、无数个家庭。
 
 
  从2005年开始,和凛毅子承父业,挑起了家庭传承的大梁,他带领家庭成员和其它乐队成员致力于纳西族传统音乐“白沙细乐”的传播,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他和他的家庭乐队曾多次受邀赴欧洲多个国家交流演出。由于在传承“白沙细乐”上做出的显著成绩,他本人也荣获了“国家级传承人”、“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国际民间文化交流大使”、“云南民族大学客座专家”等荣誉。
 
 
  和凛毅在每一场演出的开头语总会说一句话:“‘感恩’,感恩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感恩我的父亲培养了我,更感恩如今的这个好时代!”
 
编辑:魏咏雪

主办单位: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C) 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滇ICP备10201700号-1 云南公安ICP备案号:530100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