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附近学生50一次-100快餐2小时微信,51品茶免费茶楼,300元四小时服务人到付款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回顾 >>   培育健康婚育观专项行动   >> 详细页
文山州“六步”工作法做好未成年人 早婚早育和非婚生育综合治理
【信息来源:文山女声、文山州妇儿工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5-15 0:00:00】   【点 击 量:17757】

  为深入推进《文山州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实施工作,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受?;とā⒎⒄谷?、参与权和生存权,文山州依照法规、创新举措,按照“减少存量、扼制增量”的原则,采取“加强领导、宣传教育、全面排查、调查取证、依法处理、强化关爱”六步法依法严厉打击整治早婚早育和非婚生育现象,切实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和脱贫攻坚质量。

  01丨加强领导,切实提高认识。

 

  为切实加强整治未成年人早婚早育和非法生育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推动落实,成立由州委副书记、州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州人民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州长任副组长,州法院、州检察院、州委宣传部、州委政法委、州公安局、州教育体育局、州民政局、州司法局、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州卫生健康委、州民宗局、州扶贫开发办、团州委、州妇联等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整治未成年人早婚早育巩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印发《文山州整治未成年人早婚早育巩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方案》、《文山州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印发文山州整治未成年人早婚早育巩固控辍保学集中诉讼和强制执行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文山州开展加强婚姻管理引领婚姻新风三年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明确治理范围、落实部门工作职责,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取得成效。

  02丨部门联动,加强宣传教育。

 

  一是强化宣传主体责任。将整治未成年人早婚早育和非法生育专项行动列入州、县、乡政府议事日程,统筹安排各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短信、微信微博、村(居)委会公告栏等载体,采取组织集中讲习、设立宣传点、出动宣传车、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宣传《婚姻法》《未成年人?;しā贰兑逦窠逃ā贰陡九ㄒ姹;しā芳霸缁樵缬闯赡耆舜吹奈:?,提高家长和适龄儿童少年的法律意识。

  二是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各学校多举措开展好法制宣传,法制副校长以“现身说法”、警示教育等形式上好法制课程,教育影响学生及其监护人,达到预防适龄儿童少年早婚早育法制宣传的目的。

  三是强化性健康教育。各学校结合实际,将性健康知识列入学校教育计划,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和宣传栏,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婚育观。四是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督促村(居)委会做好未成年人父母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将整治未成年人早婚早育和非法生育纳入村规民约,用村规民约管理未成年人父母。

  03丨统筹协调,全面集中摸排。

  以县、乡(镇)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州民政局牵头负责,逐村逐户排查辖区内的早婚早育和未完成义务教育的15周岁及以下未成年人情况,建立分年龄段的早婚早育基础信息台账、辍学学生一人一档信息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分类制定整治措施和开展整治工作提供依据,确保早婚早育治理实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目标。

  04丨突破难点,开展调查取证。

  由公安部门牵头,分类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对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生活并生育有小孩涉嫌强奸犯罪的行为、对未达到婚育年龄经父母强迫包办,导致早婚早育的违法行为、对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没有履行义务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导致辍学形成的早婚早育违法行为、对未满18周岁婚育年龄生育有2孩及以上多生多育违法行为进行全面调查取证;以暴力、威胁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婚姻管理、计划生育管理、教育管理工作等行为进行全面查处。

  05丨联动诉讼,依法专项严打。

  州检察院、公安、卫健、教体等部门建立线索移送核实联动机制,对未送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造成或放任其子女早婚早育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与未成年人非法以夫妻名义同居和非婚生育的对象,采取行政部门移送线索、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或提起诉讼。针对辖区内的早婚早育现象,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执法部门形成合力、依法行政,全面查处父母包办未成年人早婚、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等违法行为,对早婚未成年人及其父母进行批评教育、训诫,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通过“立案一起、影响一片”的典型效应,对其他早婚对象及未成年人其监护人进行威慑,使广大家庭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早婚早育是违法行为,逐步消除未成年人早婚早育现象。

  06丨落实政策,筑牢关爱体系。

 

  一是抓实扶贫政策。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州、县(市)关于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的救助政策,切实把党和政府对农村贫困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减轻贫困家庭教育负担,解决贫困学生后顾之忧。

  二是抓实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巾帼志愿服务和“爱心妈妈”团队力量,开展“手拉手”“一对一”“志愿服务”等帮扶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安全教育、心理咨询、课业辅导等服务,帮助他们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自觉抵预早婚早育现象,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是抓实家长学校。健全完善家长学校,加大对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培训力度,提高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育人水平,保障早婚早育学生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四是抓实校园建设。在学校成立亲情沟通温馨场所,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早婚早育学生,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活动,以网络视频、电话语音等联系方式为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交流提供平台。五是抓实关爱机制。妥善安排已孕学生的教育工作,针对已婚已孕未成年人开展送教上门,并开展育儿、护理等技能培训。

编辑:周恩杰

审核:杜升文

主办单位: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C) 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滇ICP备10201700号-1 云南公安ICP备案号:530100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