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附近学生50一次-100快餐2小时微信,51品茶免费茶楼,300元四小时服务人到付款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回顾 >>   云南省妇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   代表风采   >> 详细页
尹兆青:为热爱的事业散发光和热
【信息来源:德宏州妇联】   【发布时间:2022-7-12 0:00:00】   【点 击 量:5012】

  尹兆青,女,1966年5月生,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儿科主任,1988年从大理医学院毕业后在祖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她带领儿科取得了可喜的业绩,德宏州人民医院儿科从20张床位发展成拥有六大病区 220 张床位的区域性儿童医学中心,辐射缅甸北部以及东南亚地区;从普通儿科发展为具有新生儿、呼吸、消化、肾、儿保康复、小儿外科等多个亚专业的综合儿科。2015年成为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滇西儿科人才培训基地,2017年成为云南省省级重点专科,是德宏州面向东南亚极具影响力的科室之一。

  一直以来,尹兆青带领她的团队多次成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降低边疆儿童死亡率作出积极贡献。在2002年10月芒市143 名学生发生集体中毒事件中,尹兆青积极加入抢救队伍,通过她和团队的及时抢救创造了143 名学生无一死亡的奇迹。2003年非典流行,当地出现了一例疑似病例,医院组织抗击SARS第二梯队,她带头报名参加。2009年 11月,H1N1流感进入德宏,她毫不犹豫收拾行囊进入隔离病房,组织抢救,一去就是两月余,在昆明专家组的帮助下,经儿科团队抢救治愈的三例重症患儿是云南省H1N1流感症状最重的。2008年至今,与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合办继续教育学习班10余次,共邀国内知名儿科专家100 余名到德宏州授课,带动了云南省儿科学的发展。2009年3月成立了新生儿无陪病房及NICU,至今在云南省率先开展了有创及无创高频呼吸机使用、NO治疗、有创ABP 监测、神经重症监护单元及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眼病筛查、危重新生儿陪娩及转运、母乳库建立及家庭式护理,近5年来新生儿病区诊疗能力在云南省三级综合医院排名第一。2013年10月科室获得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培养资格,2017年7月通过省级验收,正式成为省级重点专科。2016年11月,儿科抽调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组成“医疗救治专家组”及“应急医疗救援队”,对缅籍患儿开展联合义诊,共派出医务人员3名,诊治缅籍患儿 430 余名。2017年11月在德宏州卫健委及院领导支持下成立了德宏州儿科联盟,她担任理事长。2018年2 月至今派出20 余名医护人员对全州4县1市通过授课、现场操作培训及查房等形式进行培训,大大提高了德宏州儿科的诊疗、护理水平。协助梁河县人民医院、盈江县妇幼保健院建立新生儿无陪病房,有创呼吸机使用,帮扶效果显著。2018年4月加入了“华佗工程”基层医疗帮扶计划,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多中心及新生儿分子诊断技术合作交流课题,提高了危重新生儿的监护质量。2015年至今,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共接收东南亚各国政府官员及临床医生参观学习交流 100 余人。近5年期间共救治缅甸患儿1000余人,均治愈出院并减免医药费100万余元。2021年瑞丽发生“7·04”新冠肺炎疫情,瑞丽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收治了一名三胞胎孕妇确诊患者,尹兆青临危受命紧急抽调专科人员组建儿科专班团队“新生儿专科救治小组”。在各级专家组的联合指导下,在所有医护人员倾尽全力的救治和护理下,三个孩子顺利出生,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母子平安。为确保三个新生宝宝能得到强有力的连续性治疗,她克服重重困难,与救治小组同舟共济,夜以继日的投入到这场三胞胎母婴"安全接力战”中。
  尹兆青的辛勤工作,使德宏州儿科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她在祖国最西南边陲一干就是30年,用信念与实干,为热爱的事业散发光和热。

主办单位: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C) 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滇ICP备10201700号-1 云南公安ICP备案号:530100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