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附近学生50一次-100快餐2小时微信,51品茶免费茶楼,300元四小时服务人到付款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回顾 >>   云南省妇女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   五年回顾   >> 详细页
楚雄彝绣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信息来源:云南妇女儿童之家】   【发布时间:2017-2-28 0:00:00】   【点 击 量:15655】

  霜降过后,散落在楚雄州大山深处的彝族村寨天气一天天凉了下来,进入农闲时节,农家院落里几名妇女聚在一起安静地刺绣,低下头,捻着针,针尖熟练地在绣布上跳跃。间隙,大家将头凑拢,指指你的绣布,谈谈我的针法……一片欢乐的笑声,回响在院落上空。

一针 一线一份情

  彝绣,以前仅是彝家人生活的一个点缀,现在因其工艺独特畅销市场,每套纯手工制作彝族服饰上品价格可达上万元。彝绣成为楚雄彝家妇女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据统计,2015年底,楚雄州有彝绣协会(合作社)56个,从事刺绣企业(经营户)330家(户),其中,产值超过30万元以上的34家(户),产值超过500万元以上的3家。有绣女5万余人,其中相对固定的绣女27600多人,产值近1亿元。

省妇联主席何红梅到永仁调研彝绣工作

  2016年12月20日早晨,在楚雄州妇联干部的引荐下,记者在彝人古镇见到了中国民族民间刺绣大师、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长征。她头顶黑色头帕,上身着黑红相间的彝族服饰,下身一条红粉黄三色百褶裙,古朴与艳丽完美结合,浑身彰显着彝族服饰的特有风格。她给记者讲述了自己和彝绣的故事。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李长征从小就开始刺绣,山间的花,河里的鱼,空中的鸟都是她的素材,她绣的花会“开”、鱼会“游”、鸟会“飞”。凭借精湛的技艺,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长征走出大山成立了公司,如今她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卖场,国内外订单不断,去年公司的彝绣收入在300万元左右。公司有800多名来自全州各地的绣娘,她们利用农闲加工订单,每位绣娘的年收入在几千到上万元不等。

  “作为大师,我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彝绣文化的传承,现在已经有20多位绣娘跟我学艺,有7位已经出师,并在县市开了自己的店。”李长征说。

李长征专注的绣刺绣

  在楚雄州,像李长征一样的彝绣致富带头人还有很多。

  罗珺,2011年走出大山,成立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近千名彝族妇女从事刺绣创收增收。她设计制作的彝族手工刺绣桌旗和餐垫,通过了2014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这标志着楚雄彝绣获得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李济雁,被村民们赞誉为“彝山致富的领头雁”。80后的她带领村里230多名彝族妇女通过刺绣致富,被评为州、县“十大刺绣女能手”。

  樊志勇,自主创业女大学生,2007年成立大姚纳苏民族手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2015年底,公司已有员工43名,实现销售额 680万元,绣女年收入12000元到42000元…… 2015年她获“创意云南ADD大赛布艺类金奖”和云南省青年创业省长奖的提名奖。

樊志勇在传授技艺(右二)

  彝绣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彝家妇女致富之路,提高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许多彝家妇女通过发展刺绣产业,增加了经济收入,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撑起了社会和家庭的“半边天”,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省妇联领导为在楚雄州彝绣产业发展中做出贡献的巾帼创新业示范基地授牌

  彝绣的发展,拓展了妇联工作的渠道,扩大了妇联组织的影响力。楚雄州各级妇联组织通过搭桥梁、建平台,树典型、促发展,展风采、传美名的方式,加速彝绣发展。2003年来,州县市妇联牵头,每年在全州举办10余期彝绣培训班,累计培训1000多人。2009年,楚雄州妇联组织成立了楚雄州妇女彝绣协会,为刺绣女能手搭建了互相协作、资源共享、宣传交流的平台。州妇联、妇女彝绣协会联合州文产办积极组织彝绣企业、绣女参加“美丽彝州深圳行”“美丽彝州北京行”等省外各种展会,以展促销,提高彝绣知名度。此外,还不断加大投入,扶持发展彝绣产业。2013年,争取到省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80万元、州文化产业专项资金81万元。2014年,争取到省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100万元、州文化产业专项资金140万元。2015年,争取到州文化产业专项资金165万元。

  带头人示范起来,彝绣女多起来,赛装节目搞起来,政策服务跟上来,客商观众追捧而来。如今,楚雄州各县市彝绣产业花开朵朵红。

  永仁县,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ぶ行摹⒁托搴献魃?,建立彝绣保护基金,组织专家和学者研究、抢救和?;なТ丫煤徒Т拇绦骞ひ眨挂托宄晌钡匕傩赵鍪罩赂坏闹匾?。

  牟定县,彝绣产值从2009年的200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000余万元。全县专业经营彝族刺绣的艺人400多人,共有30多个品种100多个种类,销往州内各县市和昆明、大理、深圳等地。

  大姚县,共有彝绣合作社9个,龙头企业2个,从事刺绣的妇女达2500多人,人均每月可增收800元以上。

  楚雄市,几年来共成立乡镇基层妇女彝绣协会8个,有会员2000多人。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今年10月,知名模特、著名服装设计师马艳丽带着50套以楚雄彝绣元素为主题的高级定制时装,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的大舞台,惊艳全场,让山村彝绣登上国际T台,让世界充分认识感受彝绣和彝族文化之美。

  未来,楚雄州将继续把发展彝绣产业作为贫困地区妇女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从资金投入、整合行业发展资源、拓展消费市场、文化?;ご小⑻嵘菲分?、扩展彝绣业发展空间、培育彝绣品生产营销龙头企业等入手,以彝绣文化传承?;だ梦。源葱麓匆馕?,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以提升产业整体实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彝绣发展力度,把彝绣打造成为“中国刺绣品牌”。

云南省“幸福女人绣指尖上的记忆”彝族服饰大赛颁奖晚

楚雄州妇女联合会 马银彬

主办单位: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C) 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滇ICP备10201700号-1 云南公安ICP备案号:530100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