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附近学生50一次-100快餐2小时微信,51品茶免费茶楼,300元四小时服务人到付款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回顾 >>   家教家风   >> 详细页
【最美家风故事】朱石林:寻找遗失的文化 传承优良的家风
【信息来源:省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2-1-14 17:34:29】   【点 击 量:12066】

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

全国妇联
于2021年11月28日召开的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
现场揭晓了
999户2021年全国“最美家庭”
其中
云南有33个家庭获此殊荣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
朱石林家庭

寻找遗失的文化 传承优良的家风
 
  朱石林,中共党员,曲靖市陆良县曲轴厂退休,现任“爨地古乐团”团长。由于受到父亲的教诲,朱石林在工作中养成了积极肯干、团结同志、大胆革新的性格,工作期间被单位提拔为车间主任。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爨地陆良,人杰地灵,文化深厚;爨地古乐,琴韵高雅,蜚声省内外。解放前夕,陆良县社会局势动荡,洞经谈演声势渐弱,最后竟几乎消声匿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陆良县有关部门曾多次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和挖掘洞经音乐,但因年久失传,收效甚微。1987年,朱石林的父亲朱光从县文化馆退休后,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抢救”濒临消失的陆良洞经音乐的工作中,历经30余年初心未改。当时他找到两位洞经音乐传承人,把他们请到自己家中,提供食宿,开展洞经音乐的笔录工作。在两位老传承人的倾情传授下,历时三个多月时间,完成了洞经音乐九大正曲的笔录工作。两年后,洞经音乐的初稿终于成型。朱光多地奔走,为成立“陆良洞经乐团”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又结合陆良本土文化特点,把“陆良洞经乐团”更名为“爨地古乐团”。通过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谱写了《爨龙颜将军出征》、《爨氏迎宾曲》、《五峰秋月》等洞经新曲,并在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共同参与下,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得于在爨乡大地重放异彩。
 
 
  2016年洞经音乐被确定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他被确定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0多年来,他带领爨地古乐团参加大型公益演出500多场,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云南日报、曲靖日报、曲靖电视台、陆良电视台等媒体分别进行过采访报道。 
 
  2016年,因朱光老师年事已高,经乐团成员的一致举荐,长子朱石林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现任“爨地古乐团”团长。儿媳杨关萍老师在乐团成立之初就已是乐团古筝演员,多年来不计较个人利益参加公益演出,为乐团倾心尽责。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朱石林的儿子和儿媳也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并在工作之余关心关注并支持着乐团的发展。孙子女们耳濡目染,现也热衷于古筝、小提琴、舞蹈等艺术类的学习提高。为保护和传承陆良洞经音乐文化,他们一家人走在致力于传承和?;ぞ涞穆飞?。   
编辑:魏咏雪

主办单位: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C) 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滇ICP备10201700号-1 云南公安ICP备案号:530100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