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凝聚巾帼力量,为普洱绿色发展提供支撑?近年来,普洱市妇联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丰富工作载体,以"巾帼绿色行动"为主线,通过系列工作彰显巾帼力量。
普洱市是中国第一个绿色生态试验示范区,普洱市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生态立市 绿色发展"战略和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主动寻找妇女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巾帼绿色行动",以建设"环境秀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美好家园为目标,越来越多的妇女正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姿,以"共建优美庭院、共享品质生活"为主题,努力把妇女"半边天"的作用转化为促进普洱市"赶超跨越、绿色崛起"的强大力量。
阿佤妇女用手织出新生活
2016年的最后几天,农家姑娘出身、如今已在普洱市拥有重楼"庄园"的胡春,心情像山间盛开的樱桃花一样灿烂。10多年前,胡春鼓起勇气试种石斛,丰收在即,不想一场突来的冰雹却将她的希望打入谷底,是妇联主动伸出援手帮她度过了难关。现在,她不仅拥有一个面积670亩的林下重楼种植园,而且另一个1300多亩的重楼"庄园"也正在建设之中。"我能创业成功,离不开妇联的支持,"胡春动情地说。
"感谢妇联'娘家',不仅帮我创业成功,更使我有机会在精准扶贫中大显身手,我感到无比自豪!"说这话的是普洱"老干妈"--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野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罗琼兰。罗琼兰通过发展当地特产小雀辣等农产品加工业,公司年产值超过2千万元,并带领一批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子。仅2016年,罗琼兰就带动6个乡镇400余户1600余人脱贫。
普洱市妇联巾帼绿色行动暨妇女创业就业推进会
针对妇女创业中存在的资金、技术等难题,普洱市各级妇联以技能培训、产业带动、资金扶持、就业服务作为"四轮驱动"打造"绿色快车",推动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绿色发展浪潮。2016年,通过实施妇女发展循环金、贷免扶补和小额担保贷款及"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等项目,为1382户妇女发放项目资金约1.3亿元,带动3942名下岗工人、大学生、农民工实现了创业就业。
在茶马古道上的那柯里村,心园饭店的老板娘张春枝对2016年的美好生活充满了自豪。那柯里村是普洱市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景点之一。2016年,张春枝推出了妇联挖掘整理的"马帮菜":新鲜竹筒煮螃蟹瓜尖、炒石头汤煮红尾巴鱼、子母火灰烧干巴--生态的食材、新颖的做法、独特的风味,加上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了很多游客。"现在来我们这里玩的人越来越多,有本省的,还有外省的,甚至有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的游客!"张春枝高兴地说。
普洱市妇联还抓住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机遇,大力挖掘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推进实施农村留守妇女编织工程。目前,编织工程已成为留守妇女谋出路、促增收的有力举措。在西盟佤族自治县,通过开展民族文化手工编织培训,推广佤族织锦编织,培训出2102名编织能手,通过这些遍布各村寨的编织能手,带动10510名佤族妇女实现了居家就业。
在普洱巾帼脱贫攻坚战场上,"有困难,找妇女干部!""要脱贫,找创业明星!"正成为巾帼投身绿色发展的响亮口号。
普洱市启动巾帼绿色行动
普洱市妇联以教育培训为抓手,强化农村妇女绿色发展理念。2016年,编撰了《美丽乡村 女子学堂》综合教材,融汇文明和谐、家庭教育、健康生活、妇幼保健、依法维权、巾帼建功、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生态立市 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全书,激发妇女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开展了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妇女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基地负责人、电商、"毓秀含章"讲坛、文明礼仪、健康生活、家庭教育等培训230余期惠及2.5万人,着力提高广大妇女整体素质,切实将绿色发展理念落细、落实,真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以"家"为阵地,引导妇女从"家"字入手,做"绿"字文章,绘就"绿色家园"??沽?quot;美丽家园从家开始"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和家庭成员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融入到美好乡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在妇联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妇女通过积极投身绿色发展大潮,享受绿色文明的红利,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普洱市孟连县 妇女展示民族传统纺织技术
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转化成为脚踏实地的自觉行动,这是西盟佤族农村妇女娜英在2016年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门前整齐,外边的人喜欢来了,就是对我们家房前屋后、屋里屋外、家庭文明最好的认可和褒奖。"说话的时候,娜英正在打扫房间卫生,满脸自豪。
娜英是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博航八组的村民。和她一样,这个村里居住的佤族都是"直过民族"--原始社会一步跨入现代社会的民族。过去他们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杈杈房和石棉瓦房里。"看寨不是寨,垃圾成山,到处是猪鸡粪便",这是博航八组曾经的真实写照。
如今,博航八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灶台上的瓶罐摆放得齐齐整整,地上干干净净--原来杂乱不堪的环境焕然一新。博航八组的变化,源于"巾帼绿色行动"的实施。"巾帼绿色行动"与政府提出的"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素质提升、后续管理"5大建设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广大妇联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手把手从点滴教村民,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改变生活习惯,美化庭院、保持村容整洁。博航八组的培训是从叠被子、折衣服、扫地开始的,这样的培训持续了半年。
"巾帼绿色行动"已成为普洱覆盖面广、认可度高的"妇"字号品牌,成为普洱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普洱市妇联以"巾帼共建美丽村寨"为载体,以打造示范点为突破,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美丽村寨建设。创建"新农村建设巾帼示范村"322个、"巾帼创新业示范基地"47个、"美在家庭示范点"50个、"巾帼共建美丽村寨"示范点33个,绿色家庭示范户180户,激励广大妇女在推动普洱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中发挥"半边天"作用。
随着"巾帼绿色行动"的深入,一个个生机勃勃、清新优美的乡村正展现在人们面前。一批批生态文明建设典型脱颖而出,成为人们争相传颂的榜样,广大家庭与妇女在踊跃参与、自选自评中见贤思齐,在分享、传播优良家风的同时接受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浸润与熏陶。
普洱市妇女联合会 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