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两会召开期间
来自全省各条战线、
各个领域的女代表、女委员
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
为新时代云南高质量发展传递女性心声
展现巾帼风采,贡献巾帼力量
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
来聆听两会“她”声音吧
省政协委员吴静:土瓜冲“14335”模式助力乡村旅居实现“五个转变”
“让旅居成为乡村富民产业新模式?!痹凇拔蓖ǖ馈毕殖。≌?、曲靖市副市长吴静说,近年来,曲靖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珠江源头,旅居曲靖”为品牌引领,建设以土瓜冲为代表的多个特色旅居村。同时,以市场化运营为导向,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引进企业发展旅居,盘活村里的闲置低效资产,促进了村民在家门口的就业?!跋衷谡庑┞镁哟宀唤龀晌斯谕饴镁诱叩男录以?,也吸引了周边群众来休闲体验?!?/span>
吴静介绍,这种模式可称为“14335”乡村旅居发展模式。
“1”就是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把资源要素聚合起来。
“4”就是推动四方参与。构建“政府主导、集体协同、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旅居建管运模式,政府整合资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社区成立合作社,统一向农户租赁闲置老旧房屋,流转农户低效土地,连片种植绣球花等壮大集体经济;企业投资,用以装修房屋内部、置办家具和运营管理。
第一个“3”是开展三项服务。政府牵头开设服务驿站、幸福菜园、便民摊位,开通城乡公交等;企业建立生活管家服务制度;旅居客获得会员制服务,优先享受自由换住等权益。
第二个“3”就是促成三方受益。形成“党总支+合作社+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每年通过土地流转、鲜花销售、旅居租金分红实现集体经济88万元;企业每年稳定获利70万元;村民通过土地房屋出租、务工等每年户均增收2.4万元。
“5”就是实现五个转变。现在的土瓜冲,村组织变强了、观念变新了、环境变美了、人气变旺了、村民变富了,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前几天我拜访了旅居在马龙土瓜冲的谭丽君夫妇,他们来自广东顺德,今年追逐着阳光和空气来到了土瓜冲,开始旅居生活。他们发现曲靖本地出产的柴窑陶器很有特色,广东的朋友非常喜欢,就开始在网上直播销售?!蔽饩菜担裉防鼍蚋菊庋摹靶麓迕瘛?,在土瓜冲还有很多,他们的到来也吸引了部分原住民回流。
“一个普通的小村子,通过‘产业+旅居’发展模式,村民可以在附近的农产品加工厂务工,也可以开办小餐馆、小超市、小吃店等,实现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蔽饩菜?,土瓜冲只是曲靖旅居产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曲靖整合各类资源助力旅居村建设,投入运营的6个旅居村入住率均超90%,通过评估筛选,全市还有331个村庄有条件发展旅居产业。下一步,将推动旅居产业“市场化、专业化、规?;⒈曜蓟?、品牌化”发展,开展回乡创业、招才引智、助农增收、乡村治理四个行动,打造云南好生活乡村新场景,擦亮“旅居云南”靓丽名片。
省政协委员田红梅:“编外校长” 守护边疆孩子眼里的光芒
“教育是改变命运最直接的方式,对于边疆民族地区而言,更是开启希望之门的关键?!笔≌薄⒑旌庸嶙逡妥遄灾沃萁鹌矫缱逖宕鲎遄灾蜗匚笔榧?、县长田红梅在“委员通道”现场介绍,金平县积极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径,充分利用“编外校长”这一重要资源,全力推动教育事业扎实前行。
金平县全力打造一支“不是外人”的“编外校长”队伍。全县共有27名县处级、161名乡科级、88名村级领导担任202所学校的“编外校长”。这些“编外校长”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将自己视为“编内校长”,视学校为自己的工作主场,把学生当作亲生子女,全心全意地为学校排忧解难。过去一年,他们累计协调解决学校各类急难愁盼问题达300余件。
田红梅以自己担任“编外校长”的金平县八一中学为例,进一步阐释“编外校长”如何为学校排忧解难。
据介绍,曾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学?!钡仁馊俚慕鹌较匕艘恢醒В蚪ㄐJ奔浣显?,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在深入调研后,田红梅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功解决学校食品安全、食堂用餐场地不足及教学综合楼建设项目落地等关键问题。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儿童节、教师节等活动,与师生密切交流,获得了“田校长”的亲切称呼,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这份责任的重量。
在教育内容提升上,金平县聚焦打造国门思政“金课”品牌,致力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编外校长”们怀揣着让孩子们精神富足的坚定信念,积极探索国门学校特色建设之路,全力实施“五个一”工程打造思政“金课”,即打好一套操——军体操、画好一幅画——国防画、走好一条路——边防路、唱好一首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讲好一个故事——红色故事。
“如果你到边境地区的学校去看一看,你会看到孩子们阳光自信、朝气蓬勃,他们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胸怀理想,在多彩文体活动的熏陶下,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碧锖烀匪?,“担任‘编外校长’,能做、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希望各级各部门进一步重视边境地区的教育发展?!?/span>
田红梅表示,边境地区的教育发展仍需各方大力支持。她呼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边境地区倾斜,为边境地区的孩子创造更多接触先进事物与思想的机会,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省政协委员玉班坎:我为“一颗坚果”代言
对从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土生土长的玉班坎来说,坚果虽然算不上一种陪伴自己成长的“土特产”,但却是一颗让父老乡亲奔小康的“致富果”?!爸欣咸防戳艘院?,我们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也跟着‘高铁速度’不断地腾飞?!痹谑×交嵯殖。钦呒搅苏馕簧碜挪祭首宸蔚氖≌庇癜嗫?。“2013年前后,西双版纳就有少量坚果种植,但其迅速壮大是在中老铁路开通之后,不断有坚果加工企业落户西双版纳。目前,西双版纳坚果种植面积达20.2万亩,坚果类产量近2.5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5.86亿元,州内有10家企业在加工澳洲坚果?!庇癜嗫残朔艿叵蚣钦叻窒砹苏庾槭?。
坚果种植带动农户增收、坚果企业促进当地就业,见证了基础设施畅达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劲动力,玉班坎深刻意识到,在西双版纳这片沃土上还潜藏着无限可能。
带着对家乡发展的期待和为家乡献言的责任感,玉班坎辗转于西双版纳多家产业园区调研,发现了西双版纳沿边产业园区发展的堵点和痛点,于是带着解决方案来到了今年的省两会?!拔魉婺删哂蟹⒄构拭骋住⒎⒄箍诎毒?、发展特色资源经济的优势与基础,但囿于产业承载需求有效联动不足、运输成本较高、核心竞争力不足,发展受限?!庇癜嗫脖硎荆环矫婵梢酝贫党薪佑肷?,吸引更多来自国内外的产业转移项目,鼓励和支持园区内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的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为园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玉班坎希望,插上政策支持的翅膀,沿边产业园区能带动更多产业腾飞。“坚果产业借着中老铁路的东风已初具规模,相信通过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更多产业会同沿边产业园区经济一起,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庇癜嗫菜?。
编辑/李怡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