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附近学生50一次-100快餐2小时微信,51品茶免费茶楼,300元四小时服务人到付款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妇女之家 >>   巾帼志愿者服务   >> 详细页
一线快报丨临沧:“巧”借身边“她力量”,补齐普法强基短板
【信息来源:临沧女声】   【发布时间:2023-6-27 0:00:00】   【点 击 量:8767】

 近年来,临沧市双江自治县勐勐镇大荒田村在乡村治理中,嵌入“巧舌妇”巾帼志愿队伍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在当地落地落实落细。

 

 

 一支队伍搭构架。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大荒田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村党总支的引领下,由22名女党员带头,挑选率真大胆、敢说敢管的妇女群众组建“巧舌妇”巾帼志愿队,下设10支小分队,共100余人?!扒缮喔尽痹谔嘎奂页だ锒讨腥谌氲车拇葱吕砺?、开展普法宣传、传播正能量,让党的政策法规接地气入民心。

 

 

 

 

一次培训提素质。镇妇联、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为“巧舌妇”志愿服务队开展“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教育培训10期。培训以“喝酒不开车”“防电诈”等鲜活生动的法治案例引导群众知法守法,对什么是法律明白人、如何做法律明白人进行讲解,同时对婚姻家庭、交通安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反家庭暴力法等进行宣传。通过培训,“巧舌妇”在家门口同群众拉家常时就能上一堂普法课,用“巧舌妇一小片”带动“群众学法用法一大片”,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一支山歌唱法治。“巧舌妇”巾帼志愿队大胆探索创新普法新模式,将普法内容与本地群众唱山歌、打跳的传统习俗相结合,用傣语将法律法规知识改编为“法治山歌”,把生硬难懂的法律条款转化为接地气的农家话,在茶山、在田埂、在党员活动室传唱,激发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让群众唱着山歌就能学习法律知识。

 

 

 

 

一场晚会造氛围。依托文化下乡,举办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法治精神、加强宣传法律法规、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主旋律的文艺晚会,通过舞蹈、情景剧、诗朗诵等形式宣传电信网络诈骗、森林防火、民法典、酒驾醉驾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将法治观念与普法案例相结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精彩的法治文化盛宴,为构建大荒田村良好法治环境夯实群众基础。

 

 

 

 

 

 

 

 

 

 

一个“理念”常态宣。大荒田村党总支树立“看得见、听得见、天天见”的宣传理念,在“巧舌妇”巾帼志愿队的协同配合下,镇妇联、司法所、派出所、村“两委”充分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三八妇女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国际家庭日等节日节点,围绕防范打击电信诈骗、防范养老诈骗、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促进法、反家庭暴力法、食品安全法等内容,多层次、全方位、常态化开展普法强基宣传活动。

 

 

 

 

 

 

 

 

一轮普法有成效。聚焦“向谁普、谁来普、普什么、怎么普”四个问题,用好用活“巧舌妇”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在开展纠纷化解、普法宣传、治安联防等工作中,发挥女同志细腻、耐心、善于沟通的优势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自开展普法专项行动以来,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300余份,向群众解答咨询60余人次,共调解家庭邻里纠纷10起,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到村、到户、到人,为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好基础。

 

 

 

 

主办单位: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C) 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滇ICP备10201700号-1 云南公安ICP备案号:530100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