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省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3-12-27 15:53:42】
【点 击 量:5511】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师朱怡凡,其父是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2017年,朱怡凡从新西兰林肯大学硕士毕业,面对林肯大学热情的挽留,她想起父亲早年在澳大利亚留学时,他的导师也曾苦苦挽留,但父亲态度十分坚定,他说:“我要回到我的祖国,我们祖国是农业大国,我们有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更需要我回去加入研究?!蹦盖淄踉圃陆淌冢粞Ш笠惨闳谎≡窕氐皆颇吓┮荡笱?。当朱怡凡面临这个选择题时,丈夫陈裕绰鼓励她遵从自己的内心,最后,朱怡凡选择了回国,但是另一个现实又摆在了小两口面前,陈裕绰已经入职扬州大学,而朱怡凡是大农科专业的,云南的地理气候得天独厚,有丰富的农业发展资源,为了让朱怡凡继续自己钟爱的科研,广东小伙陈裕绰做了一个决定,他说云南可以让朱怡凡有更广阔的科研空间,而自己的专业并不受地域的限制,恰好可以为云南运动事业做点自己的贡献。就这样,2017年,朱怡凡来到了云南农业大学,成为和父亲、母亲一样的高校教师。次年,陈裕绰辞去扬州大学的工作也来到了云南农业大学,夫妻二人都成为云南农业大学的老师。
这对年轻夫妻相识相知10余年,相濡以沫、携手比肩,事业上互相关心照顾,互相激励鞭策。2020年,朱怡凡决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让朱怡凡无暇照顾家庭和年幼的小女儿,陈裕绰精心的照顾着他们的女儿,支持着妻子的事业。小两口始终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2020年,朱怡凡博士毕业,校方依然热情挽留,而她坚定地说:“我要回到自己的祖国,那里有我的家,有我的学生,有我的科研?!?023年朱怡凡受邀参加2023年3月Science期刊年会推荐论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葡萄生物资源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该研究成果是继朱有勇院士团队2000年首创的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理论和技术成果在《Nature》作为封面文章全文发表之后,再次以云南农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作为封面文章发表的第二篇论文。云南农业大学葡萄生物资源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朱怡凡博士介绍了成果转化创新研究情况,爸爸朱有勇院士对他们这个团队的科研成果做了专家点评;在朱怡凡的“重大科研成果报告会”上,妈妈带着鲜花来到现场为她祝贺,对于女儿的选择和女儿今天取得的科研成绩,她的父亲母亲觉得女儿一如他们年轻时候一样,有赤子之心,怀报国之志。对于朱怡凡而言,正因为她身后有一直支持他的丈夫和孩子,她才能心无旁骛“醉心”于科研。很多人经常能够在小区门口、实验楼下碰到这个喜欢三个人挤着骑“小电驴”的一家三口,他们其乐融融,满是幸福的笑意。他们相信家庭是“爱的源泉”,家人的理解是他们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