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效
在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家组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从2010年我省实施“创建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试点工作以来,截止2012年4月,通过对实施项目的德宏州陇川县、盈江县、瑞丽市的30个村0-18岁目标人群的分析研究,其享有的“福利待遇”与其他地区农村儿童比较有明显不同,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第一,特殊困难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得到进一步落实。2010年和2011年,符合条件的项目点的孤儿分别按每人每月360元、500元的标准享受基本生活补助;艾滋病致孤儿童除享受孤儿基本生活补助外,每人每月再享受120月的生活补助;感染艾滋病的儿童按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享受生活、营养补助;困境儿童的生活、营养补助全部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2615名儿童还得到了温暖包(包内有加绒的全新御寒衣物、帽子、手套、袜子、靴子等)、部分儿童得到了书包等生活学习用品。今后,这些困境儿童除了能继续享受基本生活补助和营养补助外,根据需求,他们每年还会得到需要的生活学习用品。
第二,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特殊困境儿童的健康(营养补助、大病儿童医疗救助)、教育(控制儿童辍学)、?;ぃǘ慌按⒃し狼嗌倌晡痉范?、未成年人不到法定结婚年龄结婚、儿童落户、办理身份证)、安全(容易导致儿童发生人身伤亡的溺水、触电、雷击)等涉及儿童合法权益的事项,如今在村里有人适时随访监督并做好相关政策咨询和相应的引导、预防、宣传工作。对一时难以处理的特殊问题,按照正常渠道逐级向上报告反映。
第三,大龄儿童获得技能培训和资金支持的机会进一步增多。由当地县级民政部门根据儿童家庭情况和本人意愿,确定参加培训的大龄儿童,联系培训项目及有资质的培训单位,按每人3000元的标准,资助其参加当地经济作物栽培或其他农用技术的学习培训。民政部门还要跟踪大龄儿童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及培训效果,力争使大龄儿童能够通过培训做到自食其力,协助家庭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
第四,“儿童之家”阵地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实施项目的村,村委会或学校利用现有条件,塍出房屋,按照统一的规格分别挂牌成立“儿童之家”?!岸摇钡哪谇胶突肪秤杀敬宥斡牖婊蛱?,进行简单装饰,再配置适合儿童的桌椅、书架、图书、电视、影碟机、活动用具等(目前,还有部分“儿童之家”配置了数码照像机)。按照“儿童工作手册”的规定和要求,由专人利用寒、暑假或“六一”儿童节,组织家长和儿童表演自编自演的小合唱、诗歌朗诵、亲子游戏或参观戒毒所、听禁毒防艾知识讲座、观看电影、组织文体比赛或儿童游戏娱乐等集体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为家长和儿童提供相互认识、体验亲情和学习交流的机会,增强家长和儿童相互之间团结、合作、友爱、互信的意识。
第五,儿童及家庭基本信息档案建立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项目基本掌握了项目村儿童总数、正常数、孤残、受艾滋病影响、留守、患大病、服刑人员子女、16至18岁已婚、学龄前、就学或辍学、外出打工和无户籍、无身份证等儿童信息和家庭人口、家庭成员健康情况、经济来源、收入状况等基本信息,经过调查、采集并录入计算机专用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只要儿童本人及家庭情况发生变化,信息会及时得到更正。
第六,构建了儿童身边有“孩子王”递送服务和反馈信息。这个“孩子王”是本村年富力强的年轻人,有发展潜力,经过学习培训,会组织儿童开展各种活动,会使用现代办公设备,愿意为广大儿童递送服务和反馈信息,并经当地民政部门确认,他们现在统称为“儿童福利主任”,村里所有的儿童需要服务,都知道直接联系他(她)。从2010年5月开始,他们在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每人每月有800元的生活补贴;他们每天生活在儿童身边,关注了解每一个儿童的生活发展情况;他们有机会参加省内、省外的相关会议,聆听相关领导讲话,接授名校专家面对面的指导培训,不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升能力。更多的时间,他们在当地县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负责开展本村广大儿童福利的递送服务和信息反馈工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项目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一是州、县(市)、乡(镇)各级民政部门缺少必要的工作经费;二是“儿童之家”必要的设备缺乏,如需要配齐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等;三是支持特殊困境儿童(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儿童福利覆盖面还比较窄、办法还不多;四是承担儿童福利工作人员的待遇(交通、通讯、生活补贴太少)、工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五是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支持需要进一步加强;六是日常工作制度(包括年度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工作报告等)不够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以及激励评价等机制有待建立健全。
三、探索与思考
示范项目实施时间从2010至2015年,共6年时间。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示范项目的终期目标:一是所有儿童都将得到基本的儿童福利服务,有特殊需求的儿童都将得到特殊的儿童福利服务。二是要建立起一套儿童福利传递和反馈体系。三是要建立健全儿童福利监测评价体系,儿童福利服务人员和经费投入监测与评价体系。四是要探索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普通儿童福利服务和特殊儿童福利服务内容与行政及财政保障机制,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提供框架依据。四是探索以促进儿童福利水平提高推动社区“儿童之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