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用辛勤的汗水建设着美丽的城市,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能追随在父母的身边,只能“留守”在农村。
他们是新时代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帐篷小家显大爱
2012年9月7日,彝良县境内连续发生5.7级、5.6级地震,各级妇联主动切入,在灾区安置点创建了“帐篷妇女儿童之家”,对灾民进行安全自救、卫生防疫、防火防盗等知识培训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感恩他人等思想教育。
通过开启“帐篷家园小课堂”,保证了灾区孩子不??尾煌Q?。市妇联领导及干部职工还自编自导三句半 《大爱无疆》,自学手语歌《感恩的心》、自编歌舞《洗手歌》、《十个好朋友》教授给孩子们。孩子们认真、动情的演出,深深打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使大家从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关爱;通过开设“帐篷家园心灵驿站”,在安置点配备心理咨询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疏导受灾群众的情绪;通过开放“帐篷家园爱心书屋”,捐赠、购置书籍、报纸和棋类等方式,丰富灾民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他们树立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地震灾害。
“帐篷妇女儿童之家”的创立,有力促进了安置点和谐环境的建设,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
代理妈妈倾真爱
威信县水田镇湾子寨是一个典型的纯苗族村寨,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滞后,外出务工成为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2015年,有留守儿童35人,是全县“留守儿童”最多的村寨。
为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妇联着眼全局,立足职责,在湾子苗寨指导开展 “代理妈妈”工作,并依托“代理妈妈”做好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代理妈妈”每周与留守儿童面对面开展一次深入交心谈心活动,了解孩子所思所想,掌握孩子思想动态;组织14岁以下留守儿童集中开展一次集体活动,提升了孩子们的集体意识;邀请留守儿童到家里参与洗衣服、做饭、种庄稼等劳动,增强了孩子自理能力。 “代理妈妈”还对留守儿童开展法制、心理健康等培训,并举办了书法、美术、舞蹈等兴趣班,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和课外生活。 五年来, “代理妈妈”在确保湾子苗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湾子苗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入学率达100%,没有一个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015年,湾子苗寨“代理妈妈”志愿服务队荣获2015年全国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目前,全县“代理妈妈”点已扩至125个,惠及孩子6521人,广受赞誉,成为妇联的一张名片。
儿童之家注关爱
昭阳区凤凰街道办事处文渊社区是老城区的一个纯居民社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辖区越来越多的家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大批未成年人了成为“留守儿童”。
为了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2013年,在市、区妇联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文渊社区成立了“儿童之家”示范点, “共成长·筑爱的花园”是他们美好的愿望。家园设有园长、副园长,有专兼职教师13名,均是幼儿教育、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有168名长期志愿者,学校教师、家长委员会委员、儿童委员会委员等也是重要成员。家园为18岁以下儿童提供生活、营养和卫生保健知识及技能指导;提供游戏、娱乐、教育、体育活动、心理咨询与行为指导;提供家长与社区人员的培训和转介等服务。
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并对老年监护人(如儿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家园带动社区和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共同关注,在“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温情脉脉、上下一心的和谐氛围。
昭通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