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怒江州妇联】
【发布时间:2022-7-14 0:00:00】
【点 击 量:5059】
22岁嫁到怒江州的赵灼利,住过篾巴房,尝过贫穷苦,文化水平不算高身有残疾的她,用自己方式带领身边的村民靠双手致富,御“蜂”飞行。现如今,20平米的篾巴房变身两层小洋楼,在自身发展同时带动身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赵灼利用自己的双手为群众打开致富门,走上幸福道。
为了改变生活困境,赵灼利尝试做过百货销售、批发服装、蔬菜销售,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她看见丈夫曾经养蜂的蜂箱,便萌生了要养蜂致富的念头。2007年,赵灼利在鲁掌镇三河村古炭河自然村的姚家坪选了一块地试养蜜蜂,因为没有科学的养蜂经验,赵灼利便和丈夫购买相关书籍认真学习,并到各个养蜂的地方请教科学养蜂经验。到2009年终于形成一定规模的蜜蜂养殖,生活也逐渐有了起色。2014年,赵灼利夫妇成立了泸水古炭河灼利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因为蜂蜜质量好,经商诚信,赵灼利家的蜂蜜开始供不应求,同时身边的村民看到他们两口子从住篾巴房到两层小洋楼,还买了小轿车,纷纷加入合作社,赵灼利免费给社员提供蜂箱,指导养蜂技术,还帮助社员销售蜂蜜。古炭河村民彭朝聪是合作社的社员之一,从小失去双亲的他家庭困难,赵灼利得知情况后,主动教他养蜂技术,带他到外地培训学习,帮助他养蜂,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合作社里的专业养蜂技师。
许多村民的房前屋后都放有蜂箱,眼下正是给各个蜂箱里的蜜蜂分蜂的季节,赵灼利和丈夫正在各个蜂箱前忙碌着。她介绍道:“到2014年,我们的蜂蜜就销往了北京、上海、深圳、昆明、保山、大理等地。2018年蜂蜜的销售量有40万元左右,2019年我们一年收入能达到近50万元?!闭庖磺校强恳桓鲋挥懈咧形幕呐┐甯九退挥行⊙幕恼煞蛞坏阋坏未蚱闯隼吹?。目前,合作社有社员96户397人。其中残疾人52户112人,占合作社户数的48%。通过养蜂实现脱贫的建档立卡户63户203人,蜂群也从2014年的160多群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群。
除了蜜蜂养殖,赵灼利还利用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草果的先天条件,巧妙运用自己掌握的编织草墩、草鞋的技巧,带动村里的妇女和失去劳动力的残疾人在农闲时间用废料草果杆编织手工艺品,草果杆编织性价比高,因为它都是废品利用,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编织。2021年,手工艺品收入达到20万左右。古炭河村很多村民,在赵灼利的帮助下学会了编织蓑衣、扫把、草席、草墩,让自己在农闲时间也能增加收入。
说到未来规划,赵灼利打算扩大蜜蜂养殖规模,建一个蜂蜜加工厂,发展当地休闲农业。她还希望相关部门能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带领她和古炭河村其他妇女及残疾人社员外出学习一些先进的种养殖致富经验,带动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